重新定義一個「適切」的非營利組織空間。
本案為台灣兒童福利聯盟的服務中心。過往僅以租賃或申請政府閒置空間的方式來做為使用,分散的工作據點以及缺乏整合設計的動線規劃,使得專業社工以及案家的服務空間無法有妥善的分流、安全性,與孩子們的歸屬感營造。
本案面積為484坪,在單一的平層內需滿足多元的服務狀態,如民眾活動區、觀察室、診療間、會議室、辦公區等。依循不同的服務性質,逐一檢視空間的樣貌,整合複雜的機能型式,將大尺度的空間,以適切的距離感,創造出聚合又流動的律動。
以「聚落」的思考脈絡,整合社工專業服務以及民眾聚合的場所,因此勾勒出 Street、Village、Community三大區域,使用形式分別為: 入口的長型廊道作為收藏孩童畫作的藝廊、過道的諮詢室是幢幢的矮房、以樹的姿態展開的社區空間。以此三區向外發展兒童遊樂區、觀察室、診療間、輕食區、辦公區的功能。
「動線分流與安全性」,是給予社工及案家的最佳保護。過道錯落的櫃體銜接玻璃切口,適度保持社工工作區的隱密性,也分流與民眾的動線,同時具備關照孩童與家長互動的功能;「彷如回到家的歸屬感」,一扇窗與一盞燈點亮了案家的希望,諮詢室的溫暖色彩,透過錯落的開窗與點燈,帶給孩子們溫柔與親切感;社區側邊弧形牆面隱藏遊戲室、觀察室、診療間的入口,如同一個個的方盒子,以建築錯落的型態形成一個小小的聚落。
從外圍的街道做為溝通、連結的媒介,引導動線的邁進,層層包圍的意象,我們希望每位來到這裡的孩童,無論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,都能在這裡感受歸屬感與支持,找到內心中的一扇窗、一盞燈,家的樣貌。